周恩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革命家,他的"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"这句话激励了无数中国人奋发向上、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。那么,他是如何树立起这样的伟大志向的呢?这与他早年的经历、教育背景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密不可分。
周恩来的童年并不富裕,但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资和学习热情。他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(今淮安市)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,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。1904年,年仅六岁的周恩来进入私塾学习,在这里,他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如儒家经典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等。这些经典的教诲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周恩来逐渐认识到国家正面临着深重的危机。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,国力衰弱,列强入侵,民不聊生。这种社会现实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的责任感。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:“吾辈生于斯时,当求致知学问,以救我危亡”,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决心。
1910年,周恩来随伯父前往东北求学。在那里,他接触到一些进步的思想和文化,包括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。这些新思潮进一步开阔了他的视野,加深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。在一次演讲中,他说道:“大丈夫当效命疆场,安内攘外,岂能逞匹夫之勇,作无益之事乎?”表明了他立志报国的坚定决心。
1913年,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就读。在南开的学习生活中,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学生运动,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华。同时,他也深入研究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,这些都为他后来投身共产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在南开期间,周恩来写下了著名的诗句:“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”,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坚持理想、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。这句诗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——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学习、勇敢奋斗。
综上所述,周恩来之所以能够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,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,不断学习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。他的这一志向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远见卓识,也是那个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共同心声的缩影。周恩来的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