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由卡尔·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·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,它对后来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以下将探讨哪些因素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它的标志性事件。
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。工业革命后,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欧洲迅速发展,这导致了两个主要阶级的形成: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。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,无产阶级的人数不断增加,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日益恶化。同时,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剥削,贫富差距逐渐扩大,社会矛盾日益尖锐。这些现象引起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,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
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、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。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,并将之改造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;他批判性地继承了亚当·斯密和大卫·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,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,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;他还深受圣西门、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,但认为他们的方案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社会实践的基础。
1830年代至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工人运动的兴起。这些运动虽然最终失败,但却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并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。这些经验教训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,他们在总结工人运动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。
1848年2月,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《共产党宣言》正式出版,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。在这部文献中,他们系统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,分析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,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,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,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奋斗。《共产党宣言》的问世,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,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。
综上所述,马克思主义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,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和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的总结,结合哲学上的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。《共产党宣言》的发表则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之作,也是其诞生的标志性事件。自此之后,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一种学术理论,更成为了指导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。